践行润康人的初心
一个企业是带着初心而诞生,也是带着使命而发展。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实体企业,创立伊始的湖北润康药业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努力践行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也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
紧要关头扛重担
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已进入紧急状态。23日晚,尽管正处于年关,是润康药业董事长李光明和总经理付祖堂忙得最较劲的日子,但接到县医药协会通知后,二人赶紧赶到协会,参加疫情防控物资调配专题紧急会议,接受工作任务。
连续两天,李光明和付祖堂多次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需要防疫物资的紧急求助电话,便立即抓紧与各外省市厂家进行联系,求购防疫物资。23日晚,李光明和付祖堂从仙桃、洪湖等地途径300公里转运调来的一批20000个口罩到货,直接转运到县指挥部。一连数天,润康药业团队日夜坚守,连续作战,及时掌握有关供货采购信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认真完成调货、搬运、统计与付款等工作。年逾花甲的付祖堂舍小家顾大家,放弃春节休息,从去年大年30日开始,半个多月以来,至今一直在联系、采购、调运物资,每天接打电话、收发微信几十条。有时加班加点,连续通宵达旦,强扛着疲惫的身体,自当搬运工,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并带头搬运、装卸物资。所有物品未加一分钱的价,都是原价供应,还要贴人贴工,搬运装卸,还要自贴相关费用。
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各地对医用物资特别是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需求量越来越大,完全供不应求,润康药业团队积极参与医用物资筹备工作。
特殊时期,处处封路。为了运输和接货,李光明自费在外地进购捐献的价值2万多元的2000斤医用酒精到货岳阳,他一早连早饭都顾不上吃,独自一人开车到岳阳接运回到了通城,调集的医用物资以最低价格、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不断运抵通城,不仅保障家乡应急之用,还为县里节约了不少资金。
慷慨奉献无怨悔
2月2日,因为县内已有的电子温度计数量不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凤英又向润康药业打来电话,请求紧急采购一批水银温度计。李光明与付祖堂赶紧想方设法,到处求人出面帮忙,终于从江西九江调集了价值10万元的20000支水银温度计,捐献给了县红十字会。
为了加大力度支持我县防疫工作,2月2日,县医药行业协会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书,作为副会长的李光明、付祖堂积极响应,不仅带头个人捐款,还动员组织公司员工奉献爱心,第一时间捐款并组织单位和协会共计捐款23万元,捐物数百万元。
为解决我县防疫物资紧张问题,李光明又多方寻找货源,将捐款采购了2万个体温表及医用口罩等医用防疫物资,捐献给县防疫指挥部,用于我县疫情防控。
积极转产保防疫
为加强疫病防疫防控,解决后续口罩供应问题,李光明与润康药业股东又筹资1000余万元,启动口罩生产线。在设备、原料价格高涨,人员不能到岗,加之交通运输受限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防疫需要,通城首家口罩生产厂家——湖北润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迅速上马,将原生产车间转化为标准化口罩生产车间,并购进了口罩打片机、环氧乙烷消毒柜等口罩生产设备,实现从原材料入料到鼻线插入、封边、裁切成品一条线生产作业,3月上旬,正式投产开工。
目前,润康药业旗下的润康医疗科技已建成并启动生产线5条,日均产量可以达到16万片。公司还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Q/HBRK001-2020的起草规则,制订了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企业标准。按照县里统筹安排,该企业为大量优先向本地复工企业供应口罩,自投产以来,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加急赶工交货。
3月16日,玉立集团因即将复工复产,经县科经局协调,从位于工业园区内的润康医疗科技公司提前采购了首批一次性民用口罩,发给公司返岗上班的全体员工。
随着通城本土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润康医疗科技经过前期试生产,在送样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验合格后,于近日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以满足企业防疫的口罩需要。
另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扩大口罩生产能力,提高现代化应用水平,润康医疗科技公司将购置6条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口罩日产量可望达到40万片,可以大量满足社会民用需求。同时,正在申请医用口罩专项的2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望在5月上旬医用口罩生产线正式正式投产,为医疗战线广大医护人员提供保障。
同时,公司还获得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和出口美国的FDA备案和出口欧盟的CP认证。
李光明表示,将有序开展生产,强化生产管理,确保质量安全,为全县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防疫抗疫的可靠保障。